中国古代最大的统治者是皇帝,下面的都是“臣”。皇帝按道理(扯蛋的道理)来讲,就是至高无上。下面的臣子杀了君主,叫做弑。这个词不是什么好词,因为不管昏君还是明君,你都是臣。你要是说明臣杀了昏君,这不可能。以前的臣都是为皇帝负责,保护皇帝,劝谏皇帝是他的责任。如果说一个臣杀了昏君,哪这个“臣”就是对江山负责,对百姓负责。很显然,近代前的中国的“臣”都是第一种。因此,弑君是一件非常不忠,而且令人唾骂的事情。杀昏君还是明君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把你要为其负责的统治者杀了,这就是“不忠”。即使是老百姓也是这么想。这是“上斩昏君”。
上次有人跟我开玩笑,说“先斩后zou”的意思是先把你脑袋砍了然后揍你。我只能说呵呵,但他说的不一定全错——至少前一半是对的,确实是先让你脑袋搬家,然后——再告诉皇上老子把这个奸人砍了。
“下斩谗臣”呢,这个权力倒是有。最著名最典型的,就是尚方宝剑。
先介绍一下尚方宝剑是个神马东西。尚方宝剑,又叫“尚方斩马剑”(汉代),又称“尚方剑”(明代),是一种象征皇权的武器。一般尚方宝剑由皇帝赠予相信的大臣或者武将,在处理政务军务时挂于墙上,这就象征皇帝也在这里,看着你们办公。也表示皇帝对这个当权者的信任。
但以上都不是尚方宝剑最厉害的地方。
尚方宝剑最厉害最吓人的地方,在于它给予了持有者的一个权力:先斩后奏。
展开全文
这个好像很二的样子,杀个奸臣还要上奏?如果你有这种想法,那你就是太天真了。
中国自古就是个法制国家,杀个人没什么问题,但是合法的杀人就有麻烦了。比如,唐太宗时候,他要求死刑犯要反复审批六次,才能说“秋后问斩”。明朝更恶心,全国所有叛死刑的全都得上报皇帝,皇帝看看这个单子打挑,挑一个,这个人就去等着秋后问斩吧。总之 你想合法的杀个人,很难。
尚方宝剑牛逼就牛逼在这,你可以先砍人 后上奏。而且砍的即使都是大官大户,也照样不追究责任。
我记得最清楚的案子就是明朝袁崇焕干掉毛文龙那件事,袁崇焕在崇祯面前吹牛逼说老子“五年平辽”,之后一上任,就干掉了皮岛的总兵毛文龙。要知道,毛文龙是一品武将,虽然明朝以文治武,但是一品的武将也是非常有权有势的,而且毛文龙战功显著,还有一把天启皇帝(已翘辫子)给的尚方宝剑,结果袁崇焕不管那套,直接就去岛上找个茬把毛文龙杀了。
结果袁崇焕在被判死刑时,其中一条罪就是杀了毛文龙。为什么?不说尚方剑斩人没有责任吗?
这就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了。尚方剑斩人 其实就是个意思,皇帝当然不想让你去瞎砍人还不告诉他,只是如果斩的是些小官,无足轻重的人,像贪了污的知县,或是卖了国的偏将,这都行。但是斩大官(大概大于等于四品),你要是砍完再告诉皇帝,就不是一说了。说到底,尚方宝剑就是个架子,谁都得听你的,但是一些大人物不听你要砍他,你还是得告诉皇帝一声。像不打个报告就砍人一品大员的傻事,也就只有袁崇焕这种二愣子能干出来。说到底,大臣也知道尚方剑到底能不能先斩后奏(对大官不能),皇帝也知道能不能(你猜)。只是起个由头,让大家都给你面子,都听你的,这才是尚方剑的作用。
总之,什么“上斩昏君,下斩奸臣”的武器,是没有的。因为古代所有人都为皇帝负责,皇帝只有信任才能给你“下斩奸臣”的武器。所以,别信小说了忽然抽出尚方剑就砍的情节,砍小卒还行,砍官员,你得先做好被砍的准备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